《姑苏晚报》自2015年2月12日起推出苏州画家谢友苏的《苏式生活》。画家笔下的芸芸众生,总是那么和谐温馨,总是那么妙趣横生,总是那么让人看了联想诸多而不由得重新打量既往的日子,抚摩生活的恩赐,从而生发喜滋滋感悟。老苏州人,新苏州人,都能从中辨析出耳际的评弹味,节拍的昆曲味,融入构图的园林味和舌尖上的市井家常味。每周一幅,配以喧宾不夺主的短小文字,以飨读者。
(谢友苏 《久别思琴瑟 雅聚赏家珍》 )
几个老友相聚,摘下墙上悬挂的书画,细细品味,这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。画中有题词:久别思琴瑟,雅聚赏家珍。怀疑这是画家生活的真实写照,外出写生久了,就思念家中的夫人;一些画家来家中雅集,那就拿出家中的上等货色,与朋友同道分享。“琴瑟”之说,是为下面做铺垫的,主要还是想说“雅聚”,想说“赏家珍”。将朋友相聚,比成超过“小别胜新婚”的久别,这相聚也实在是非同一般,朋友的情谊深厚得比那李太白诗中的“桃花潭水”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将赏画评画对应夫妻缠绵,也是少见的奇思妙想。
听人说,要想提高自己书画艺术的眼界,除了高人指点,还有就是利用一切可能和一切资源,多看好字好画,看多了,眼界自然就会高。具体的例子是,故宫博物院的普通工作人员走出来,也能看出许多名画的真伪,因为他们平常就与这些名画打交道,真画假画,珍品劣作,一眼就能鉴别出来了。所以,苏州小巷中走出一个普通的人,也许就是书画高手,是学问大家,与之有同样的道理。
酒逢知己饮,诗向会人吟,书画家们在一起看珍品,比那些胡吹海聊不知高出多少个档次来。只有看出人家的好来,才能学习人家的好。观赏这样的画,看到画中银须老者孜孜以求汲取人家的营养,观画人也仿佛置身画中,成为品尝珍品的人。
全文转载自2015年10月25日《姑苏晚报》B08怡园供图/《友苏美术馆》配文/枸杞刘